工具-ORID法做总结分析

作者:苏平

教学设计中,我们通常会使用案例分析、观看视频、做游戏、做体验活动来让学员从中得到体验和感悟,促进培训目标的达成。但是为什么有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员能够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有的学习活动却成为一种娱乐,虽然活跃了气氛,但浪费了时间,甚至沦为鸡肋呢?

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活动内容跟培训主题关系不大

二、活动的点评、总结不到位,甚至没有总结

  • 原因一,是培训中常见的现象。如果为了做活动而做活动,没有将活动内容的本质要素跟培训的主题、目标相结合,最终都只能说娱乐。 
  • 原因二,是不少培训师所忽略的。拓展训练从最初的火爆,到现在的休闲,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在这里。因为拓展教练的来源(退伍军人、体育老师等,他们欠缺企业的实践经验)限制的活动点评等深度和力度,导致点评和总结只是浮在表面,无法跟学员的工作相关联。
使一个学习活动真正为主题服务的建议措施
  1. 活动前:找到活动跟培训主题的关联,明确切入点。
  2. 活动中:观察每组学员的表现和反应,记录与主题相关的行为表现。
  3. 活动后:采访学员,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感悟,进行点评,从活动引导到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更有效地进行活动后的点评和总结的工具——ORID提问法

O Objective (客观性问题):客观事实、信息、数据

刚才的活动中,你们做了些什么? 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你觉得本组做得最好的是哪方面?

R Reflective(反应性问题):感受、感觉、情绪、联想

活动中你最担心的是? 活动中你最开心的是? 这个活动中,你觉得最挑战的是?

I Interpretive(诠释性问题):价值、意义、目的、观点、重要性、诠释

这个活动对你们有什么启发? 如果再进行一次,有哪些可以改善的? 关于这个活动,你有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D Decisional(决定性问题):行动、办法、决心、决定、新的问题

在工作中如何运用活动的启示? 活动后,你会去做的第一件事情是? 活动后,你有什么样的决定?

ORID法应用在案例分析中的例子

案例内容:

上周小王和几位朋友在朝外soho的SPR咖啡店聊天,小王要了一份套餐和一听可乐。 小王拿起餐勺发现勺子背面有点没洗干净的食物残渣,都干了。于是让服务员换一个,服务员没有问为什么,给我换了一支。我一看,比刚才那支还多。又要求换了一支一次性的塑料小勺。于是在和朋友的聊天中,小王总结了这个ORID案例。

案例总结:

O-你看到了什么? 我看到勺子背面有没有洗干净的事物残渣,干的。并且第二只勺子上的更多。服务员没有问题问我为什么要更换?

R-你当时的感受如何? 第一次时,我有点不高兴。服务员没有问为什么时,我有些无奈。第二次残渣更多,我更气愤,很失望。

I-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服务员肯定没有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不然不会留有残渣,并且2个勺子都有;另外服务员的客户服务意识挺差,因为他们没有询问我为什么要更换?为什么第二次还要更换?我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说有脏东西后,他们也没有说“对不起”。员工在怠工,店长没有负起责任来。SPR快完了。

D-你的选择是什么? 要一个一次性的塑料勺子吧,毕竟和朋友都坐下来了,凑合用吧。 下次不会再来了。 告诉朋友,这次体验真的很差,以后来不来你们自己看着办。

用这个槽糕的体验作为ORID示范的案例,大家是否有很直观的感受,听起来容易,学起来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