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7种主流学习模式

作者:江焕勇

· 学习方法
知识的分类

公元前2000年,两河流域正处于苏美尔人的统治时期。苏美尔人对教育很上心,有专门的学校。

苏美人学校的同学,是如何度过一天的呢?出土的苏美人黏土板图书是这样记录的:

上午背诵黏土板,吃过午饭后,下午练习写作。然后,在老师面前背诵,交作业。黏土板还记录了一位同学在背诵的过程中,做了一些无关的动作,被老师打了一顿,不久之后,又因为写作写得一团槽又被打了一顿。

为了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家长还送一些小礼物给老师,还邀请老师来家里做客。

案例开发

从这些黏土板的记录,我们大概知道,4000年前,苏美人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背诵和写作,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进行纠正。

这大概是人类最早的、有组织的知识学习记录。

2012年,哈佛大学四位大学生制作了一部有关学习的纪录片,这部花了两年时间拍摄的纪录片,叫《学习的人》。因为主导者一位是韩国人,一位是韩裔犹太人(美),所以,整个纪录片的解说词是韩语。

《学习的人》共5集,250分钟,采访的范围很广,涉及典型国家的主流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涉及的教学方法。

经验萃取

1、背诵

背诵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学方法,4000多年前,苏美尔人用这个方法教学,现在这种方法仍在频繁使用。

提到背诵,人们总有一种这种标签式的刻板印象,认为它就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关于这一点,现代人也许有些误解。

其实,知识学习一般离不开记忆,不同知识点在记忆方面的区别,无非是量的大小而已,碰到记忆量比较大的知识,背诵可能是比较有效的方式。而且,背诵也有很多的有效形式,大多数并非死记硬背。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儒家经典的唱读方式。我爷爷是老派读书人,我小时候见过他用这种方式诵读四书,不过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失传。让人意外的是,韩国倒是保留了一些这种学习形式,纪录片中记录了韩国一处读经书院的唱读场景。

教学案例

唱读时,学生对着书中的文字,以有节奏的韵律大声读出来,这种读经活动,经常是很多同学一起唱读,每天在固定时间重复诵读,如果觉得自己可以背诵下来,就可以让老师验收,整个过程充满了儒家的仪式感。

应该说,这是一种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记忆强化方法。经过有规律的强化之后,记忆变得牢固。中国古代的书生,需要熟练记忆到信手拈来的经典文章大约有3.5万字,经过这样的唱读之后,记下来一般都不是问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儒家教育认为,熟练记忆之后,自然就会理解了。我们今天似乎很难理解这个顿悟发生的过程,但儒家经典教育的过程跟今天的教育迥然不同,比如,在诵读阶段基本不讲解具体意思,讲解是在背诵完成很久之后才开始进行。但从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周期来看,这似乎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背诵的例子,还有一些。纪录片中提到还有两个:

(1)中国中学的早读。这个经历过中国教育的同学大多都体验过,一个班的同学大声读书,书声琅琅,沉浸感很强,背书的效率很高。

(2)印度的晨读和婆罗门学校读经活动。

国际上,印度人背诵能力是很出名的。从这两个例子中大概可以看到一点眉目出来。

一是印度学校的晨读,一般都在操场上进行的,学生站着一起背诵经典。

案例库开发

二是婆罗门学校的读经活动。读经学生在集体朗读时,还会做激烈的身体动作。这些身体动作包含有6个手部分解动作。读经的时候,学生一边唱读,一边用手做出动作。

案例开发

单纯就强化效果来说,最强的应该是婆罗门学校的读经活动。历史上,古印度人经典传承不是用书的方式,而是用口头传承方式,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这种教学形式的巨大威力。

2、学习笔记

精细化个人学习,就是学习的精耕细作。中国的读书人,以往都喜欢在书中做集注,朱熹的对四书集注,后来成了科举考试的官方标准,毛教员对二十四史做的集注也很有名。

最能体现精细化个人学习的,大概要算学习笔记了。而做学习笔记,做得最好的,非日本莫属。

简课网

日本学校非常重视学习笔记,从小学开始,学校会教各个学科做笔记的方法。现在,日本学生的笔记已经是一门大生意,有公司专门购买好的学习笔记,并放到网上进行销售。

用手写,而不是打印,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前者的强化效果比后者要好得多。

3、问答式学习

我们知道问答式学习是一种自然学习法,中国古代、古希腊都有各种语录体,体现了这种学习方法。

最典型的应该是犹太人的叶史瓦学习形式。

犹太人聚焦讨论问题的地方叫叶史瓦,现在多指犹太人社区的图书馆,也叫叶史瓦图书馆。

和一般图书馆的安静环境相比,叶史瓦图书馆非常吵,在这里,犹太人一般两人组合,对着书,相互提问回答。这种提问和回答过程,经常很激烈,有时候看起来像是在吵架一样。

场景学习

不断地提问和回答,这是犹太人主要的学习方式。贯穿幼儿园到大学的各个学习阶段。在美国纽约还有一所很有名的大学,就叫叶史瓦大学。

讨论化学习

4、多元化讨论

这个和提问回答不同,通常的形式是先提出一个或多个议题,大家发表不同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辩驳。

将多元化讨论广泛应用起来的,是法国人。法国人的很多课堂,比如哲学课程,都是讨论形式。这种形式甚至普及到了法国的小学。

多元化讨论

除了学校之外,多元化讨论在法国延伸到各个角落,比如咖啡馆。现在培训中用到的很多讨论形式,都源于咖啡馆这种场景。在这里,主持人引导大家设置讨论主题,大家通过讨论探索并获得这个主题的知识认知,这在法国很普及。

所以,引导型的讨论活动,可以从法国找到源头和多样化的形式。

5、跨界分享

这个和讨论很相似,但它更主要体现在没有特定的主题,强调多样化的思想交流。

体现这一点,比较典型的是牛津大学的晚餐会。这个晚餐会是牛津大学特别安排的重要活动,所有同学都正装出席,跟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交流,相互激发。

跨界分享

跨界分享还体现在学校的各种交流活动中,牛津大学会请政治、经济、文艺、教育等领域的大家来分享和演讲。

演讲过程中,在主持人的引导性,学生和嘉宾之前相互讨论。

6、英才教育学习模式

应试教育显示有点污名化的倾向,这里面可能有些误解,如果换成英才教育模式,大家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实际上,应试教育可能是理解和掌握既有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一点,尽管有很多痛苦的过程和非议,但其有效性被中国、韩国、日本等儒家文化圈反复验证并延续前年。

下面这个例子发生在美国德州,是一所非常有名的学校,叫德州数学科学英才高中(TAMS)。

教育模式

这所学校学生人数才400多人,但有着残酷的考试和淘汰机制,淘汰了30%以上。

学校的教学方式我们很熟悉,老师讲授、做题、考试。TAMS的成功也从另一个文化环境验证这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7、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有很多的形式,无论是圆桌形式还是小组形式,都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美式学校应用得最为典型。

合作学习
知识分享

以哈克尼斯圆桌形式为例。一般流程是,老师大概布置一个学习主题和建议性的问题,由学员进行主题准备,之后围坐在圆桌旁,每人发表意见和想法,并相互讨论,以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

小组学习其实是圆桌学习方式的变体,都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形式。

MIT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创新中心,叫媒体实验室。其主要形式其实就是小组合作形式,老师的作用完全是支持性的角色。

小组学习

合作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很高,通常在一些名校效率特别高。

3

比较是最有效的理解,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如何学习”上面。

《学习的人》最有价值的地方,我觉得就在如此。它跟踪了各种教学形式,并提供了场景化的实例,为比较各种“如何学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从我的角度看,比较的维度有两个:

1、知识如何获取

从教学的角度看,知识有两种获取的方式,一是告知式(Tell),二是探索式(Seek)。

背诵模式、应试教育模式应该属于前者,问答、多元讨论、分享、圆桌式合作学习应该属于后者。

很有意思的是,东方典型学习模式是前者,西方典型学习模式是后者。

2、独立学习还是合作学习

独立学习就是一个人独自获取、消化吸收知识,合作学习就是几个人或一个小群体一起获取、消化吸收知识。

只能说,应试教育模式主要是独立学习方式,其他学习模式多多少少带有合作学习特点。

同样,这也带有文化特点,从当前的学习模式来看,东方比较倾向于独立学习,而西方比较倾向于合作学习。

这样比较下来,会发现学习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

亚裔的学生习惯于独立学习,到美国之后,面对扑面而来的合作学习形式,刚开始时都面临着巨大的文化冲突而产生的不适应。

纪录片中也记录了一位在MIT媒体实验室韩国学生的学习经历,他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适应,最终完全融入美式合作学习模式。

我想,这位韩国留学生既有东方的学习模式,也发展出来西方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文化融合带来的学习效率提升,他的感受应该是最深的。

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