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一起聊一聊看起来很高深,但实际上应该属于常识的学习认知。
1
将学员听众的预备知识调低一档
同一个知识主题,有的人讲完,别人“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而牛人讲完之后,别人马上发出一声“哦”。
这个 “哦” 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合理假设听众的知识基础,这种课程设计中,叫预备知识。
有一位做科普的老师叫李永乐,多么晦涩的知识,从他嘴里讲出来,都显得通俗易懂。他是怎么做到的?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一个短视频,讲的是一个导弹命中率的概率问题。
非常浅显易懂。
看完视频,其实不难发现,李永乐老师讲的知识点和普通老师讲的知识点是不一样的。
学过高中数学的人都知道,导弹命中率,这是一个概率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排列组合和概率计算。
一般的老师也是讲这两个知识点。
但李永乐老师没有讲排列组合的数学表达和计算的知识点。他把排列组合转换为罗列可能性的算术问题。这是一个小学初中水平就可以弄明白的知识逻辑。
这就很符合科普的定位,要知道排列组合是高中知识,很多人即便大学毕业,高中数学知识实际上已经荒废多年了。这种情况下,假设听众是高中及以上学历,将排列组合和概念计算列为预备知识,很大可能会让这个科普失败。
以我的经验来看,即便是面向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类课程,课程设计的一个常识就是,不要将预备知识定得过高。
2
人才养成主要不靠知识学习
前些年企业大学兴起,很多企业大学将自己定位为XXX的黄埔军校,试图通过培训培养出企业的核心人才。
其实,这是错误的。
人才的养成,一靠选拔,二靠历练,三才是知识获取的环境。
真正的人才,天资都不会差,学校、人才发展机构的第一责任,就是将这样的人识别出来。
小初高的名校,真正的作用,其实就是将天资聪颖、自律性强的孩子选拔出来,这样的孩子,进入到牛娃云集的学习环境中,成绩想不好都难。普通高中高考重本率30%左右,但深圳中学重本率96%以上,红岭高中重本率93%以上。
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些高中在入学时都进行了残酷的筛选,只有那些最突出的孩子才被筛选进入。
这些学校牛,不是老师牛,也不是学校牛,而是孩子牛。
取消择校,这些学校一定也会泯然众人。现在有些地方中小学实行就近入学,不允许跨区入学,就已经有不少名校成绩急剧下滑的例证了。
第二个因素是历练。
前文提到的黄埔军校的人才,就是依赖这个因素。
黄埔学生当然有严格的入口筛选,但让他们成为军事人才的,还是军事历练的机会。在那个初创的年代,需要学生上战场指挥军队,学生军从基层做起,稍有成绩,便有各种机会得到快速晋升,从而进一步历练,如此往复,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就会加速成长,有的甚至会成长为将才、帅才。
也许大家没有留意,黄埔军校在大陆办了23期,在台湾办了78期。最有名的将领大部分出自黄埔前四期,即使是这样,黄埔前四期的毕业生人数也有近5000人。
大部分的黄埔四期、绝大部分的黄埔5期之后的学生都只是普通军官,那些名将,都是从战场上活下来,并带有战功的黄埔学生。
我觉得,企业培训管理部门、OD部门一定要有这个常识,才能管理好组织学习和组织人才。
第三个因素是知识环境。
我曾经用过不少的程序员,大部分程序员都没有毕业于好的学校,但照样可以做好开发,起关键作用的是:项目的历练,程序员的技能可以说是用一个个的开发项目喂大的。
当这些程序员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领域的知识环境就很重要,例如,可以百度到知识库,可以在社群中得到问答,这些都是知识环境,大部分都不是课程。
这样的知识环境,即学即用,构成了绩效工具,是个人成长的第三重要的关键因素。
3
学习一定需要一个过程
漫长的学校学习,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学习发生在课堂,终结于考试。
这真是一种误解。
其实,学习是一个过程,主要的环节包含三步:信息接收、理解和实践。前两个部分发生在人的头脑中,后者发生在真实世界。
如果学习后,没有改变现实世界,很难说学习是真的发生了。
1、接收信息是学习的第一步
,这个过程可以是上课,可以是读书,也可能是各种经历。这个阶段就是接受各种知识信息。
2、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
,这是学习的第二步。知识的理解是很关键的,很多人很容易混淆知识的记忆和知识的理解。
其实,大部分知识的理解过程需要典型场景的经验。举一个例子,大学有一个专业叫工商管理,里面有很多的方向,比如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如果没有典型场景的经验,是很难做到理解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向,就需要有企业招聘、员工关系、薪酬设计等任务场景的经验。所以,有些国家的一些的教育制度在这一点上设计得很巧妙。
比如以色列,这个国家的高中生毕业之后,要先去服兵役,服完兵役后再读大学。在三年的军队生涯中,这些高中生获得了非常多的历练和各领域的经验。之后进入大学再学习,学习起来就会更聚焦和容易。
游学和“百战归来再读书”就是这个道理。
3、实践是学习的第三步。
这个环节,是学习致用的环节,也是学习的组成部分。这个部分存在很多误解,比如“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种观点其实还停留在学习 ≈ 知识信息传递。
设计一个学习项目,就应该设计学习致用的活动和环节。
比如大学的大数据专业,每个学期、每门课程,都应该设计大数据相关的模拟项目或真实项目。
4
首要的,需要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
无论是个人学习还是组织学习,不管是课程,还是学习项目,首先要设计学习动力问题。
关于学习能力的行为定义中,我对DDI的定义印象最为深刻。在DDI的定义中,第一条就是好奇心。
的确是这样,驱动人学习的天然因素就是好奇心。
但人的好奇心不好管理,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好奇心会急剧衰减,另一方面,人的好奇心很难维持长久。
所以,就需要专门管理学习的动力。
学习的动力有各种来源,一般来说有:
- 知识变现
- 工作胜任
- 任职资格获取
- 职业发展晋升
- 升学考试
- 荣誉
- 组织绩效
可以看出,这些激励绝大部分都是外在的,但是也就相对容易管理。
知识市场中针对个人的训练营就是很典型的例子,下图就是知乎教育推出的训练营课程清单。
可以看出来,这些课程基本和知识变现赚钱或考试有关。
所谓刚需,就是符合学习动力的学习需求。个人的学习需求可以管理,组织的学习需求同样可以设计和管理。这是做组织学习的管理者的基本常识素养。
最后,我想说:
1、所谓常识,就是行业中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事实
2、这样的常识,经常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
3、越专业,就离常识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