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排排坐”的分享与培训中进行互动的三个要领

在进行《创新性培训技术》培训的时候,最常碰到的学员提出的问题就是:“老师,我的培训和你的不一样,我的学员很多,大概七八十人,他们都是排排坐的,不是像你这样围城小组的,所以这些活动我都用不了呀,你有什么新的活动适合这种情况的吗?” 其实,“排排坐”的分享与培训中设计互动并没有那么特殊,我们只需要掌握三个要领就可以同样制造让学员难忘的学习体验。

要领一: 开始培训的时候,第一个步骤就要进行分组,且这个分组结果要一直持续到培训结束。

“以学员为中心”的培训强调的是学员参与,尤其是学员的全员参与,因此培训中,一定会设计各种各样的讨论、分享、练习等环节,学员更多的时候应该是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这个时候分组就非常关键。排排坐如何分组呢? 我个人认为分组不要太大, 最好是2-4人一组。

在2014年培训杂志大会上,我做了一个《打开专家的密码》的分享,参与的人目测大概有150-200人左右,全部都是排排坐的形式,还有一些个别的参与者因为后进会场,在过道上站着。 我在开始我的主题分享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为了今天的分享对你更有价值,我会让你和其他伙伴一起做各种各样的讨论与分享,所以,现在我请每个人或者和左边,或者和右边的人形成2个人一个学习小组, 即使你现在是站在过道上,也请找到周围的1个人形成一组。在今天的所有讨论里,只要我提到和你的小组伙伴分享,你就要找到这个人,一起活动。”

你还可以这样做,在开始分享的时候,第一件事是请第一排的人1、2 报数,请每一对1和2向后转, 形成4个人一个小组,后面的每一排都以此类推,这样,整个教室,就形成了4个人一组的豆腐块。在分完组后,讲师最好说明,每4个人的小组,是今天的固定小组,只要是讨论,只要是小组活动,就是这4个人在一起。

broken image

为什么分成2-4人规模较小的小组呢?

  • 因为人数众多的大教室里,培训师的掌控其实是偏弱的,小小组的分享更容易让每个人都参与。

为什么强调小组分好了就不变了呢?

  • 在普通的培训里,我们会鼓励老师变换分组方式,但是在这种人数众多多的培训,每变换一次分组,都会花费很长时间,因此尽量不要变化。反正这种大规模的分享与培训,一般最多也就是半天。

要领二:设计有趣的互动活动

分好组后,在圆桌式培训中可以使用的活动,大部分都可以使用,我这里说几个在这种分享中尤其适合的活动:

1.开场与总结 排排坐的方式形成的小组,成员间未必熟悉,这种陌生感会导致后续小组内的分享氛围不容易形成,有必要在开始进行一些设计。

例如,在《打开专家的密码》分享里,我在开始分好2个人的一组后,介绍了我的分享主题:如何萃取企业里专家的最佳实践,然后,我就马上请刚刚形成的2人小组,用1分钟的时间分享PPT上的两道题目:

broken image

我告诉听众:“首先,我给你们俩一分钟的时间,迅速分享一下各自工作的基本信息,以及在你自己的企业里,最有价值的专家实践是什么?”

在这里,准备一个小铃铛,可以让你在时间结束后,迅速把听众的注意力拉回到讲师的身上。

在分享结束的时候,让学员去总结和回顾一下分享的重点,分享感受与心得对学习效果的达成非常有帮助。

在我的这次分享里,结束是这样设计的:

 

我对听众说:“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认真倾听与参与。在培训的结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非常重要,现在我给你和你的小伙伴1分钟的时间,互相分享一下PPT上的两道题目。”

从上面的记录,你可以看到,在进行了固定分组后,几乎各种讨论活动都很容易执行,你唯一牺牲的可能是在小组讨论后,没有办法让每个组都向你汇报 – 不过我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开口说话了,而不是让学员在全班面前回答问题,缺省了每个小组汇报的过程,对培训效果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2.自由探索 因为人数众多,越简单、越吸引人好奇心的互动越好。

讲师可以通过PPT 设置一些请学员填空、连线、排序、选择、判断对错的互动方式,让学员进行自由探索,激发分享的兴趣。 举个例子,在《打开专家的密码》分享会上,我分享了一个在潍柴动力开发《内燃机维修》课程中萃取组织最佳实践的案例。 在我介绍了案例的背景后,我为在场的每个小组出了一道选择题:

 

我问道:“刚才我对潍柴老师父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做为专家在这五个方面都有突出,可是我认为对组织的最佳实践来讲,其中只有一条是最关键的,现在我请每个人在心中默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停顿5秒钟),然后,请向你的小伙伴分享你的选择以及理由。” 从多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人类是有天然的好奇心的,他们会愿意听一听其他人的选择是什么,如果别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不一样,那么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辩护和争论的欲望,在当时的现场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分享自己的选择,即使站在后面的人也在和周围的人一起沟通。 这种沟通,在我看来,是获取学员注意力,让学员吸收讲师的内容的最有效途径,是分享中的黄金时间。

 

3.起立调查

在观察了很多技术专家分享的过程后,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特别愿意询问在场的学员的经历问题。

举个例子,之前在辅导58同城的一位技术大拿讲授数据库课程的时候,他上来的第一个互动就是向受众提问:“你们中谁参与过数据库的搭建,请举下手。”

我告诉他,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的结果是,有很多做过的学员也不愿意举手,中国的学员就是这么拽。 我还告诉他,我可以教他一个“起立调查”的小技巧。既做了调查,又吸引了注意力,还让学员觉得好玩。

我请他在上台之后,首先做的事情是,请全部的学员都起立站好。 待全部人都起来后,他可以说:“我现在要做一个关于数据库的小调查。我先请从来没有接触过数据库的人坐下,只要你有一天和数据库工作相关的经验,就请先保持站立。” 估计会有几个人坐下,之后再说:“我再请有过一年以内和数据库相关经验的人,坐下,其他人保持站立。 之后,阶梯式地请三年以内、五年以内的坐下。 在最后,全部的学员里可能还能剩下十几个十年甚至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在保持站立,我会邀请全班同学给这些人一些掌声,或者幽默地说:“他们应该在台上做讲座。”然后请他们坐下。

这个小调查我在很多场合使用过,每次的效果都非常好,学员全部参与,获得认可的经验丰富的人感到很开心,他们会成为讲师的忠实拥护者。

为什么起立比举手的效果好呢?

  • 因为起立可以让全部人员,即使是那些根本就没在听你讲课的人参与,因为所有都起立,他们也会跟着起立。
  • 中国学员在课堂上的最大动机是“我不要和别人显得不一样”。利用这个心理,你就掌握了调动全部学员的秘诀。

 

要领三:设计强有力的活动引导

设计好了互动之后,更需要培训者认真准备活动前后的引导语言。在排排坐,学员人数众多的场合下驱动大家都愿意参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的经验有几点:

1.一定要说清楚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例如我在分组前会强调:“为了让今天的分享对你更有帮助,我需要你时不时地开口分享自己的心得,为了能够更好的分享,我需要你和他人结成小组。”

2.告诉学员全部的过程是什么。

有的时候学员不了解全部过程的时候,会嫌活动麻烦而不愿意参与。尽量把活动的过程描述得有趣而容易执行。

3.为活动分配简短的时间。

越是人数众多的培训,我越会留很短的时间进行讨论,例如1分钟-3分钟。简短的时间便于活动管理,降低分享的难度。

“排排坐”的培训和分享,确实为活动设计设置了一些障碍,但是作为一个培训师,应该思考的是在这些障碍下,我们可以如何操作能够还继续坚持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是彻底投降,完全采取最简单的单向宣灌模式。

我告诉听众:“首先,我给你们俩一分钟的时间,迅速分享一下各自工作的基本信息,以及在你自己的企业里,最有价值的专家实践是什么?”

在这里,准备一个小铃铛,可以让你在时间结束后,迅速把听众的注意力拉回到讲师的身上。

在分享结束的时候,让学员去总结和回顾一下分享的重点,分享感受与心得对学习效果的达成非常有帮助。

在我的这次分享里,结束是这样设计的:

我对听众说:“我的分享结束了,谢谢大家的认真倾听与参与。在培训的结束,用自己的语言来对所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非常重要,现在我给你和你的小伙伴1分钟的时间,互相分享一下PPT上的两道题目。”

从上面的记录,你可以看到,在进行了固定分组后,几乎各种讨论活动都很容易执行,你唯一牺牲的可能是在小组讨论后,没有办法让每个组都向你汇报 – 不过我的感受是,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开口说话了,而不是让学员在全班面前回答问题,缺省了每个小组汇报的过程,对培训效果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2.自由探索 因为人数众多,越简单、越吸引人好奇心的互动越好。

讲师可以通过PPT 设置一些请学员填空、连线、排序、选择、判断对错的互动方式,让学员进行自由探索,激发分享的兴趣。 举个例子,在《打开专家的密码》分享会上,我分享了一个在潍柴动力开发《内燃机维修》课程中萃取组织最佳实践的案例。 在我介绍了案例的背景后,我为在场的每个小组出了一道选择题:

我问道:“刚才我对潍柴老师父的描述中,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做为专家在这五个方面都有突出,可是我认为对组织的最佳实践来讲,其中只有一条是最关键的,现在我请每个人在心中默默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关键的(停顿5秒钟),然后,请向你的小伙伴分享你的选择以及理由。” 从多个选项里面选择一个,人类是有天然的好奇心的,他们会愿意听一听其他人的选择是什么,如果别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不一样,那么每个人都会有为自己辩护和争论的欲望,在当时的现场里,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分享自己的选择,即使站在后面的人也在和周围的人一起沟通。 这种沟通,在我看来,是获取学员注意力,让学员吸收讲师的内容的最有效途径,是分享中的黄金时间。

3.起立调查

在观察了很多技术专家分享的过程后,我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特别愿意询问在场的学员的经历问题。

举个例子,之前在辅导58同城的一位技术大拿讲授数据库课程的时候,他上来的第一个互动就是向受众提问:“你们中谁参与过数据库的搭建,请举下手。”

我告诉他,这种方法很容易出现的结果是,有很多做过的学员也不愿意举手,中国的学员就是这么拽。 我还告诉他,我可以教他一个“起立调查”的小技巧。既做了调查,又吸引了注意力,还让学员觉得好玩。

我请他在上台之后,首先做的事情是,请全部的学员都起立站好。 待全部人都起来后,他可以说:“我现在要做一个关于数据库的小调查。我先请从来没有接触过数据库的人坐下,只要你有一天和数据库工作相关的经验,就请先保持站立。” 估计会有几个人坐下,之后再说:“我再请有过一年以内和数据库相关经验的人,坐下,其他人保持站立。 之后,阶梯式地请三年以内、五年以内的坐下。 在最后,全部的学员里可能还能剩下十几个十年甚至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在保持站立,我会邀请全班同学给这些人一些掌声,或者幽默地说:“他们应该在台上做讲座。”然后请他们坐下。

这个小调查我在很多场合使用过,每次的效果都非常好,学员全部参与,获得认可的经验丰富的人感到很开心,他们会成为讲师的忠实拥护者。

为什么起立比举手的效果好呢?

  • 因为起立可以让全部人员,即使是那些根本就没在听你讲课的人参与,因为所有都起立,他们也会跟着起立。
  • 中国学员在课堂上的最大动机是“我不要和别人显得不一样”。利用这个心理,你就掌握了调动全部学员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