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地图到人才供应链

作者:江焕勇

 

broken image

学习地图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计划规划工具,学习计划只要具备学习地图的基本要素,产生的成果就能很好地指导学习的过程。

如果需要了解更多,可以点:原创 | 现代学习地图技术与方法

但是,在实践中,学习地图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开发较重、落地困难。所以,如今的学习地图除了固守自己的基本盘,改善岗位学习地图的开发方法,比如和知识萃取结合,产生内容成果-各种手册。

除此之外,学习地图技术开始往两个方向演进,一个方向是做轻,瞄准一个单项学习主题,简化内容设计和路径设计,重点利用场景分析技术,精炼学习发展活动设计,往小微学习地图发展;另一个方向是和人才发展特别是人才梯队培养紧密融合,往人才生产线的体系设计方向演进。

今天,我们着重讨论后一个演进方向,这个方向简称人才供应链。


1

学习地图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痛点

 

学习地图经常被人质疑无效,比如学习地图规划完毕之后,看着一堆需要开发的课程、需要建设的题库、需要推动的在岗实践就很头大,再比如,学习地图要落地,需要打通学习和人才发展的通道,很难推动,等等。

这里要简要分析一下,哪些是学习地图本身设计的问题?哪些是蓝图实施的问题?

1、需要建设的学习资源太重。

课程、题库、导师资源、在岗训练手册、量表等。这些有一部分是设计问题,闭门造车,设计大量新增的课程等资源,这样开发量当然很大,解决方案相对简单,就是在学习资源设计部分,进行资源盘点和任职者历练挖掘,引入知识管理和存量资源管理,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学习资源开发量。

 

2、学习缺乏动力机制


学习地图规划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多、要求高,时间长,需要得到学习者、业务管理者的高度认可和全力投入。

但学习地图这种培训发展(LD)的职能并没有提供这样的机制。真正具备这样的机制条件的,都在人才发展侧(TD)。

对于有些业务而言,业务管理者需要打造业务领域的人才梯队。设计业务领域某些关键岗位序列的职业晋升、发展、培养的路径,不仅岗位上任职的个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对业务管理者也有管理动力。

 

3、能被信任的评价人才培养效果的人才评价机制

很多公司,前面两点都没问题,但学习地图和职业晋升路径仍然不能顺利推进,原因是到了晋升的节点,无法判断学习完成的人员是否可以晋升。这里没有达成共识的标准,没有评价的工具、方法和可以被信任的评价结果,是关键的原因。于是,无法完成制度化的晋升。

这里的三个问题,第一个属于学习地图的设计问题,第二个、第三个问题属于蓝图实现的关键问题,也是学习和发展需要协同的问题

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是学习技术问题,可以从技术层面解决,但后两个问题属于发展问题,必须从人才供应链的角度进行解决。

 

2

人才供应链设计

人才供应链针对的是某一个业务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它确保一个业务领域能高确定性地涌现有梯度的人才队伍。就像一条人才生产线,按照一定的工序流程,能生产出业务所需要的人才。

一条人才供应链,通常是为一个业务领域的岗位序列服务的,它包含三个部分。

1、岗位序列的晋升发展路
这种晋升路径,可能是基于岗位的,
比如这种,就是基于岗位的(来源:华夏基石)。

 

broken image

也可能是基于任职资格发展节点的。比如下图这种,既包含了岗位,也包含了岗位的任职资格节点。

 

broken image

 

在实际设计中,后一种更常见,也就是说,晋升通道通常需要做一些细致转换,设计为岗位序列职业发展通道。

2、与发展通道对应的学习路径

这个地方其实就是学习地图的全部内容,也就是包含学习内容、学习阶段路径、学习发展活动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3、人才培养评价路径

人才培养的评价,不仅仅是人才测评,是对学习路径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职业发展通道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的学员或任职者的技能、经验甚至任职资格标准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

评价的时机很多样化,比如晋升、晋级、资格考试、工作授权、技能认证等等。

这里的关键是客观性评价,也就是主要不是用360这样的主观行为评价。

例子:这是一家核电企业的人才供应链的示意图(来源:宁德核电)。

 

broken image

这个链条,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三条路径。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学习地图和人才供应链的区别:

1、学习地图通常不包含职业晋升通道,最多只包含单个岗位的任职资格等级,人才供应链会包含非常详细的岗位序列的职业发展通道。

2、人才供应链的每一个岗位节点都是一个学习地图解决方案。

3、学习地图通常不包含人才考核评价路径,最多包含某些技能的任职标准,但人才供应链必须要有完善可信任的人才评价路径。

人才供应链的三条路径,其实是相互成就的。

学习路径是需要岗位职业发展路径的,因为,后者可以为前者提供动力。同样地,岗位晋升路径也需要学习路径,因为,后者才能做实前者,为它提供实现落地的可行性。

人才评价路径,其他两个路径都需要,没有它,其他两个路径都缺乏说服力和合法性。

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像三根线索拧成一根粗壮的人才供应链,形成一条自激励、自完善的人才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包含人才梯队和个人动力机制结合的发展路径、瞄准技能熟练的学习路径以及人才成长结果的有效评价路径


3

人才供应链的刚需领域

 

人才供应链是一个人才系统化管理的领域,需要LD和TD的深度融合,也需要业务领导者的深度投入。

在有些人才管理的场景下,这种人才系统化培养可能是一个刚需,这些场景有:

  • 业务领域人才梯队很长

  • 关键人才的外部供应不足甚至没有供应,表现在关键人才招聘周期长或者无法招聘

  • 内部成长周期很长。比如,有些岗位自然成长可能需要2~3年,一个岗位序列产出专家的周期可能超过10年

  • 关键人才梯队不稳定。表现在内部职业发展不畅,士气不高、空降兵打击梯队上升通道等

这样的关键岗位人才,在中国这样的工业、制造大国来说是很普遍的。这一点和美国这样的国家不太一样。


比如,一家特种钢铁制造企业,设备维护领域包含有多个部门,有技能工、工程师和专家,都是很关键的岗位,人数很多,这些岗位有明显的技能分级,比如有设备点检员、电气工程师、电气专家,任职资格分级区分清晰。


为这些工程师设计学习地图,效果其实并不明显,因为,只是解决了部分岗位的学习问题。


这家公司设备维护领域,从业务上看,真正需要的是有梯队的维护人才队伍,从员工个人来看,需要的是学习和发展。这种情境下,他们需要就是人才供应链的解决方案。


同类的例子很多,遍布很多行业,比如生物医药、能源电力、航空航天等行业都有这样的实践和需求。


那建设一条这样人才供应链难吗?的确不容易,但现在这样的方法论已经很成熟了,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建设的周期已经缩短到1~2年,是摸索期的标杆企业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最后总结一下:

1、学习地图有很多的改善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就是人才供应链

2、人才供应链解决了学习地图在系统化人才培养方面的痛点,这些痛点包括缺乏动力机制、缺乏落地评价机制等

3、建设一条人才供应链,首先要找到合适的业务领域,锚定一个关键的岗位序列,在这个基础上,主要是打造三合一的路径,分别是岗位职业发展路径、学习路径和人才评价路径。

4、人才供应链的需求领域在我国还是很广泛的。

(本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