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是一个谎言

作者:江焕勇

· 学习评论
简课网   学习评论

1 学习的两个世界

我觉得这个世界很分裂,而且,越来越撕裂。

不排名普通学校,学生学习轻松、没有压力,排名靠前的学校,学生学习勤奋,学业沉重。

知乎上,有一些和技校相关热门问题,比如下面这个,2500+的回答:一所技校究竟能有多乱?

简课网   课程案例

同样在知乎,也有关于清华北大的热门问题,比如这个:

简课  课程案例

稍微浏览一下这两个问题,大开眼界:真是不同的人生。

中国是这样的情况,美国这种教育的对立,比中国严重得多。

据说(嗯,我不是圆圆,也不是方方),美国一般的公办学校,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初二的学生,数学水平还比不上中国普通公办学校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但同样在美国,这里却有着全世界水平最高的高等教育。

总体来说,差学校提倡快乐教育,好学校基本是实打实的应试教育。对,我说的是美国。快乐学习的基本逻辑是:我教不会你,但我会让你做一个快乐的小傻瓜。

2 吃苦耐劳是牛人的品质

普通人和精英,在很多方面有差异,专注力就是其中之一。

会认字,现在正常国家的大部分人是没问题的,但不同人阅读的东西大相径庭,市井百姓,大抵上看的是看短文,70字的那种,或者大字、短句和惊悚配图的短文,长文看不了。

不要小看阅读长文的能力,没有十几年的教育,还真看不了长文。看书更是如此,我感觉上过大学才会有耐心看完一本书。

看视频也是如此,人都会看视频,但看短视频,30s那种抖音,和看长视频bilibili那种,所需要的能力显然是不一样的。

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专注力。这是越来越稀缺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后天通过学习来获得。

有一部纪录片,叫《塞伦盖蒂大草原》,讲是各种动物的故事,其中,就有各种动物幼崽学习的过程,那些看似游戏的过程,其实都是反复练习、这种练习多是失败,少有成功,但是,如果中途放弃,甚至只是稍微惰怠,没掌握捕猎的技巧,都意味着不能在大草原上生存。

简课  学习案例

对于我们人来说,学习的需要其实比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生存还重要。

要学习的东西,不仅仅是专注力,所有让人聪明和高效的东西,都不能靠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情绪,以及条件反射式的经验,都需要通过刻意的练习和长期专注练习的过程来获得的,简单来说,就是要吃苦,忍受习得过程中的不适和种种挫折。

3 轻松的过程不会有学习

快乐学习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我想以下三点应该包含在内:

  • 学习难度比较低。表现在知识容量小、知识的认知程度比较低,大部分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解

  • 过程让人舒适。以类比体验为主的学习环境

  • 缺乏反馈,尤其缺乏甚至没有负反馈

比如说鼎鼎大名的拓展训练。

下图这个,叫巨人脚,一队人踩在两块木板上协同前进。

简课   案例开发

这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快乐学习的特征和局限性,简单分析一下:

1、知识容量和认知难度。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让学员体验到步调一致和协同的重要性。

通常,一次拓展培训会包含多个上述的类似活动,持续的时间大约半天或1天,但这些活动的知识目标基本一样,都是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很显然,拓展训练的知识容量很小,认知难度低。

2、缺乏反馈。

拓展活动,有活动,没学习。主要是知识点不明确,而且缺乏反馈。

先说第一点:知识容量和认知难度。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其实不是知识点,真正的知识点是成功团队的关键要素,比如说,团队成功需要有具体的共同目标、一致行动、信息即时透明等因素。这些因素做得好,就是一个能出成果的成功团队,否则,就是低效团队。

也就是说,这样的拓展活动,哈,其实没有知识点。

再说反馈。有了知识点之后,每一个具体的拓展活动应该针对一个或多个关键成功因素进行设计,比如上图的巨人脚可以瞄准第一个和第二个关键要素进行设计和反馈。但是,这样明确甚至带有负面的反馈,可能就并不快乐了。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这个巨人脚活动,比如协调不好、行动不一致,可能就跑不动或者跑不快,这是有反馈的,而且是即时反馈啊。

其实这是误解,这里的反馈不是指活动反馈,而是指学没学到知识的习得反馈。事实上,拓展活动,成功的关键是教练能提炼出知识点,并明确指出学员在知识点上做得对和做得错的地方。

这恰恰是拓展活动教练缺乏的,结果是玩半天,挺好玩的,好像有点感悟,但也说不清学到了什么。

再举一个例子。

其实,西方普通公立学校倡导的以“玩”为主的快乐教育课堂,基本的意思也是这样,比如下面就是《有丝分裂之舞》,让小学生表演有丝分裂的过程。

简课   教学方法

这样的课堂,知识容量太小,甚至很多时候知识点不明确(有些引导为主的课程尤其如此),反馈形式是对活动过程(不是对知识点习得行为)的正面鼓励、表扬加赞扬。这种一边倒、不平衡的反馈,说得好听点叫激励,说得不好听就叫傻白甜式是非不分。

不要觉得我这样评价是过分了。有一个叫九边的公众号,曾经说美国的社会,2%是精英,10%是正常人,剩下的近90%是蠢货,这里说的蠢货,不是说他们智商不行,而是说他们缺乏知识,傻白甜甚至反智。我觉得,这样的结果应该是快乐教育的成果。

中国人尽管也有不少蠢货,总体上还算正常。比如,新冠肺炎面前,我们对戴口罩还有共识的,但西方世界,连这一点都无法有共识,社会反智的广泛程度真让人大开眼界。

比如,下图是被欧洲民众点燃的5G发射台,这些民众相信5G发射台会传播新冠肺炎病毒。

简课  教学案例

4 不舒服的过程和快乐的傻瓜

从认知的角度,知识无非有两种:

1、与自己过往认知不一样的知识

2、强化自己过往认知细节的知识

第二种知识,在自己的舒适区,学习无非是强化记忆,对自己的认知提升其实没有多大帮助。

第一种知识,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但需要走出舒适区,这个比较难做到,也是学习比较难发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要学会某个知识,这两种知识都需要,但第二种知识是桥梁,连接第一种知识的桥梁,重点是第一种知识。

这个过程,需要有人反馈,需要突破舒适区,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不舒服才是有学习发生的某种特征,是的,有效的学习,过程并不快乐。

来得快乐的东西,去得也不留痕迹。辛苦折腾得到的知识,那才是你学习到的知识。

就像我以往举的一个例子:健身。

一个是暴走方式,前几年很流行。

简课   课程案例

另一种是健身房健身

简课  学习评论

哪一种有效?答案是很清楚的,后者嘛。前者不叫健身,那叫消耗。但暴走很容易做,很有“健身感”,只是除了安慰和仪式感之外,没什么用。后者很辛苦,但有效。

你会怎么选择?

西方精英嘴上说快乐学习,身体却很诚实,都送孩子上严格学习的私立学校,没人去当那个快乐的傻瓜。

同样,也有很多很欢乐的学习,让参与者很有“习得感”,其实那也是一副安慰剂,让你做一个快乐的小傻瓜。

最后,以一位医生的话结尾,下图这位医生叫特鲁多,左边的字是他的墓志铭,他说治病这件事:有时治愈,经常帮帮忙,总是安慰。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以送给我们做教育培训的朋友,毕竟做好安慰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简课  学习行为